当前位置:

张家界武陵源:米香葛肥前途“亮” 乡村振兴税味浓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炜 编辑:张婷 2023-04-10 11:06:43
—分享—

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4月10日讯(通讯员 杨炜)三家峪村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中湖乡西北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子山下,属于典型的山地村。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以“产业振兴”作为驻村工作重点,让三家峪村走出了“鱼泉贡米”为主、辅以菜葛种植和光伏发电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税动力”。

地里长出“黄金米”

从一粒米到一个合作社,再到打造一块“三家峪米”农产品金字招牌,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联合村支两委多次研究,瞄准稻米标准化种植,发动种植大户、合作社、第三方公司等多方力量,盘活土地资源,生产出了口感绝佳的“鱼泉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有产出还要有销路,为解决鱼泉贡米的销售问题,驻村工作队依托包保单位区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牵线搭桥”,为合作社畅通销售渠道,同时利用政府采购“帮销、促产、疏浚、解困”的政策功能,通过预留机关食堂和工会采购份额,发动单位职工、亲朋好友和社会关系购买等方式,极大地拓宽了销售渠道。

“在三家峪村的发展之路上,税务部门一直如影随形。”合作社负责人覃孟辉有感而发道:“在村委的领导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税务部门的助力,现如今合作社覆盖面积已经达到450余亩,几乎覆盖了全村所有方便机械化操作的农田,老百姓人均收入约2000元,获得感和幸福感直线上升。”

山里扎稳致富“根”

武陵源区山地多,且受高寒山区影响,气候十分适合种植葛根。“要把三家峪村野生葛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驻村工作队将目标瞄准了一家本土葛根企业张家界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工作队+农户”的经营模式,扩大葛根种植面积,通过订单模式解决销售问题,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工作队从购买种子、种植、管理到销售,全程进行帮扶,不仅协调公司收购价格,还邀请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驻村工作队发动下,全村种植菜葛面积达到127亩。

“之前因疫情失业,被迫返乡。2020年,在工作队的鼓励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种了15亩葛根,最后赚了7万余元,这也让我打消了继续外出打工的念头。”村民张小为开心地算起了收入账,“以前种地不赚钱,只能去外省打工。如今有了政策帮扶,张家界葛根的品牌越来越响,菜葛种植的路子越走越宽,我和家里商量着还要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更大的丰收。”

光伏发电点亮“富裕梦”

走进三家峪村村部,就可以一眼望到村小学楼顶安装的整排光伏发电装置。利用旧楼发电不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还能盘活闲置屋顶资源,性价比高,非常适合三家峪村山地多的情况,这就是工作队找到的另一条“致富路”。

“为了突破三家峪村单一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我们不断寻找着新路子。”谈起光伏发电项目,三家峪村村委书记覃双喜忍不住感叹,“光伏发电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绿色环保产业,但对于村民而言却是个陌生事物,面对老百姓的不理解,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主动担责,一户户上门解释说明,为项目落地出了大力。”

此外,为帮助光伏发电产业提质增速,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税务职能优势,就地转化为税收“服务员”,协助村支两委成立了张家界市三家峪光伏电站有限公司,建立管家制服务机制,及时了解涉税需求,解答办税疑惑。经测算,项目一年的总发电量可达到6万度,年收益约为3.5万元,成了助力三家峪村振兴的阳光工程。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炜

编辑:张婷

本文链接:http://www.wlynews.cn/content/646748/54/125457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