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6月16日讯(通讯员 文晖)控违治违既是提升城市“颜值”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文明工程,也是回应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军地坪街道地处武陵源主城区,违建存量大,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但街道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控拆并重”,持续绷紧“查违、控违、拆违”三根弦,紧盯“城市疮疤”不放松,积极发挥属地管理作用,蹄疾步稳推进城市“蝶变”,绘就共富新图景。今年以来,共拆除存量违法建筑246处,面积12541.57平方米;拆除新建违建3处,面积210平方米,荣获2022年度全市违法建设集中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以点及面层层推进,扩大“安全圈”
建章立制落实责任。成立“两违”查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两违”查控工作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制定了工作细化方案,明确工作时间、人员和任务,发现问题及时通传通报,确保工作到位,保障“两违”查控工作有序进行。强化“两违”法制宣传。街道治违办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互动问答、分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陈列宣传展板等形式,强化对群众的舆论引导,使群众逐步形成自觉防范和制止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意识,为“两违”查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组织专人定期开展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为把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宣传到户、深入人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加强“两违”查控工作,加大对违法建设的管控和打击力度,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势头,街道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两违”查控专项整治行动,确保违建、抢建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和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得到及时查处,进一步提升街道精细化管理水平,维护武陵源城区良好环境。
科技赋能各个击破,拧紧“安全阀”
针对取证查违难、执法人员入户难等难题,引入无人机航拍对辖区开展防违查违工作,开启违建整治立体化执法模式,并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截至目前,共通过无人机发现违建16起。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社区上报,自主排查、无人机巡逻等四大排查机制,坚持排查一处、处置一处。制定个性化“一户一策”拆违方案,街道领导干部上门宣传拆违政策,在保证拆违力度的同时,体现管理温度。截至目前,拆除重点区域71个点位,面积达5500平方,实现违建排查、处置监管两个100%。
全面渗透网格治理,打造“安全链”
注重将控违治违融入各项工作中,形成前端宣教、中端治理、后端提升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坚持示范引领、舆论跟进,进一步浓厚治违氛围。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治信访等工作,邀请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党员干部参与政策解读,拆“土墙”之前先拆“心墙”,在全社会形成控违治违良好态势。坚持多方联动,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形成管控长效机制。为更好管理违法建设,军地坪街道制定了网格化的整治方案,将辖区分为15个网格,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总网格长,全面负责网格内调度,各社区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社区“两委”成员分片包靠,形成了一级网格督查、二级网格巡查的巡查督查制度。各级督查采取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的办法随机抽查巡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由社区“两委”处理,处理不了的上报街道协调处理,能当天解决的当天解决,当天解决不了的要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强化源头管控,着力在“拆”字上下功夫,在“控”字上做文章。针对控违治违,军地坪街道将‘网格化’和‘常态化’治理相结合,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实现新发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处置归零的目标。根据各个网格的面积及工作量,各网格之间互相协同,整体联动。针对违建户“钻空子”“搞突击”带来的“发现难”“处置难”问题,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向违法建设“宣战”,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公告、公开信等形式向社会公开违法建设举报电话,建立和落实首接负责制,对发现和处置网格巡查不到位、发现不了的隐蔽问题,严格问责,责任到人。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文晖
编辑:覃蕾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