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
红网时刻武陵源8月17日讯(记者 李平 梅叶 实习记者 覃蕾 龚雯)出发!8月10日晚22时30分,由138人组建的武陵源区首批驰援永定区医疗支援队奋勇出征!赶赴永定区崇文街道、天门山镇支援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集结
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高风险地区崇文街道,需要40人,谁愿意去?”8月10日晚21时左右,面对紧急集结的队伍,武陵源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扬学问到。
“我们是人民医院的,我们上”“我是党员,我去” “我们法院八个志愿者都去……”医生袁晓红、法警郑伟等人立即举手回应,不到5分钟,40人的队伍组建完成。
若有战,召必应。当晚19时,武陵源区接到紧急通知,急需抽调一批医疗支援队伍,分赴永定区崇文街道和天门山镇,支援核酸检测采样和信息录入工作。121名来自区人民医院、区妇保院、各乡(街道)、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以及各单位的志愿者们纷纷报名,大家匆匆收拾了行李和装备,迅速赶到集结点。22时30分,身着白色 “铠甲”的战士们,乘车向着永定区奋勇前行。
嘿,大白,我这姿势咋样。(姚明洋在小坪村核酸检测点,用半蹲式为老人采样)
长时间紧张的工作,医务人员的眼镜、隔离面罩上起了一层水汽
亮度不够,手电来帮忙
不畏艰险,连续作战
8月10日晚11时40分左右,在天门山镇、崇文街道,武陵源区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一下车,就按照既定分组,在村(社区)干部的引导下分赴28个检测点,开展核酸检测采样。一直持续到第二天7时左右,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才停下来,在消杀处脱下“战袍”,他们的身上早已被汗水浸湿,脸上也有了长时间戴口罩的痕迹。在返程的车上,寂静无声,大家以各种各样的睡姿,蜷缩在车座上稍作休息。
医务人员熊军说:“当时没想那么多,能多出一份力就多出一份力。”当晚12时,他被分配到崇文路红沙湾一号一处检测点,在完成检测点500多个居民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后,凌晨3时27分,他又赶去另一处检测点进行采样工作。据了解,在支援回武陵源后,熊军才知道自己那天去的第二个点之前有人确诊,他说:“我没有觉得害怕,就是挺担心当时防护不够,一直在回忆哪些地方没做规范,回来在隔离酒店做完核酸,结果显示阴性,就差不多忘记这事了。”
时隔六天,回忆起几次支援的场景,军地医院的医生姚明洋记忆犹新:“三次支援都遇到了一些困难。我记得第二次支援是早上9时出发,晚上19时回到驻地,期间没喝水也没吃过东西,而且当天采样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信息采集全靠手工录入,给孩子们做检测的时候无数次地蹲、起,一天下来腿开始发抖。第三次我们遇上下雨天,检测点唯一的一把遮阳伞还有点漏雨,只能一个人负责检测采样,另一个在边上一边擦雨水一边消毒。”
军地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汤海军、志愿者阳丹……他们多次参加支援永定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说:“面对疫情,我们从未退缩!奔赴战场,我们义不容辞!”
认真
有序
必胜
众志成城,携手战“疫”
“8月13日,第三次出征支援永定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时,我被分到天门山镇七星山公司检测点,当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天空突然刮起了超级大风并伴随着暴雨,头顶的简易大伞“摇摇欲飞”,桌上的电脑已被雨水浸湿,时刻都有进水短路的危险,严重影响了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时无数双手伸了过来,有的死死握住伞柄,有的在我周围撑起自己的小伞,有的用衣角在擦拭电脑……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张家界人的力量,中华民族的团结!大家心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一定能战胜疫情!”说起当天的情形,谷政达激动地说。8月5日,原本是谷政达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因为他将和爱人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疫情当前,他果断推迟婚礼,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连续三次加入驰援队伍,支援兄弟区县核酸检测工作。
在驰援永定区紧急采样队伍中,有59岁的老党员郭先国、21岁在读研究生吴昕颖……他们面对着阴晴不定的天气,身着厚重的防护服,依旧顺利地完成采样任务。虽然大汗淋漓,却依旧耐心亲切;虽然疲惫不堪,却依旧动作不停……这些都是他们在采样工作中乃至日常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个缩影。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面对疫情,我们共同担当、共同对抗,8月10日至13日,武陵源区先后派出三批次医疗支援队支援永定区崇文街道、天门山镇,累计完成核酸检测采样近2.2万人次。
8月17日,张家界市迎来首个零新增日。我们相信,团结的力量必将带来无限能量,云开“疫”散指日可待。
来源:红网武陵源站
作者:李平 梅叶 覃蕾 龚雯
编辑:李鹏飞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