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武陵源分站11月16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11月15日,武陵源区教育局党总支开展“两学一做”第四专题集中讨论,党员干部结合前段时间所学及各自工作实际情况,交流了对“讲奉献”和“有作为”的理解和心得,并就围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展开了深入讨论。这是武陵源区教育着力打造“三型”党组织中的一个小镜头。
近年来,武陵源区教育局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思想引领为切入点,以活动开展为着力点,以服务发展为落脚点,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组织建设,引领武陵源城乡教育均衡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省第二轮区县两项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单位”“全省教育强区县先进单位”“全省现代教育实验区县”“全省平安校园先进区县”“全省第三轮区县两项教育督导评估优秀单位”。
强化“三大”举措,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是强化学习保障,提升驱动力。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创建党组织每月集中学习机制,广泛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教师”创建评比活动,每年评选学习型党支部2个、党员标兵10名,浓厚学习氛围。二是优化学习载体,提升吸引力。利用武陵源教育网、武陵源教育微信平台,着力打造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网络课堂、廉政警示“四大课堂”,突出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业务知识等开展学习教育,每年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12次,局机关支部(学校支部)集中学习12次。三是固化学习机制,提升持久力。将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建立健全督学、述学、考学、带学、评学“五项”考评机制,将“中心组”“三会一课”学习成果纳入党员干部纳效考核。
立足“三大”平台,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一是立足“党员责任岗”,建设实绩性党组织。大力推进机关党员干部、学校党员教师岗位责任制建设,接受群众监督,局党组每半年对岗位责任履行情况考核1次,切实让党员亮身份、明承诺、尽责任、作奉献。二是立足“学校服务点”,建设服务性党组织。在教育局机关设立阳光服务中心,在全区8所中小学校(园)建立阳光服务站点,安排党员干部、教师值班,为群众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搭建家校沟建、社会联络“连心桥”,完善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管理体系。2015年至2016年9月,全区中小学阳光服务中心(站)共受理接待诉求678件,有效化解634件,化解率为93.5%。三是立足“社区网络站”,建设示范性党组织。建立联点社区、学校“网络站”,改进服务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教师深入社区服务群众。三年来,局机关19名党员共深入基层1500余人次,疏理社情民意30余条,帮扶困难群众57户,解决实际问题30多个。
实施“三项”活动,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一是推行“三联三帮”,创新城乡学校管理。按照1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2所基层学校,1名党员教师结对帮扶1-2名新进教师,1名党员教师对口帮扶1-2名学生的方式,全面推行“三联三帮”(联校帮管、联师帮教、联生帮学)联系服务基层制度,实现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无缝对接、共同管理和齐步推进。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基础教育综合质量先进单位,高考一本上线率、高考人均总分连续12年居全市第一。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坚持每年开展“爱岗敬业、幸福从教”“强师德、提师智、练师能”“修德正身、强责提能”等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争做“四有”教师。加强学科教师专业培训,加大优秀教师奖励力度。率先全市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100%纳入财政预算,教师的“五险一金”、13个月工资和年终奖金也一并纳入财政预算。按政策落实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津补贴。按“四个一”标准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建立教师两年一体检的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暑假疗休养三年行动计划”。三是实施“关爱工程”,创新留守学生管理。构建中心学校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开通免费“亲情电话”,设立青少年“维权岗”等“爱心网络”,确保留守学生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学有人教。
责任编辑:李平
来源:红网武陵源分站
作者:屈泽清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