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文绍喜)今年以来,武陵源区公路局紧密结合山区公路管养实际,以打造畅安舒美景区旅游公路品牌为目标,全面实施精细养护、科学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不断加大公路绿化美化力度,着力构建具有生态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公路,奏响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美丽公路建设主旋律。
建设绿色长廊,打造生态文化。城乡公路作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社会交往的纽带、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等级标准、视觉景观、管理水平,鲜明地反映了公路文化的发展程度,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运营车辆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日常出行需求。传统公路往往方便车行人走即可,然而现代公路则在畅、安、舒、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以来,武陵源区公路局在做好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绿色长廊、和谐公路”建设新路子,公路管养注重生态、文化、地域特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一般路段、特殊绿化点、连续密植型路段的规划方案和实施细节,努力做到乔、灌、花、草合理布局,绿化带、景点相互配套,以达到“树种多样、四季常青、花草成片、层次分明”的效果,充分体现公路整体景观,打造公路绿化特色和亮点。一是对主要干线s306线老木峪至黄龙洞路段,规范种植香樟、桂树等长效树种,点缀红花继木球、紫薇、红叶石楠球、红绒球、接点连线形成绿化带。二是对公路边沟外墙和上下边坡,突出公路线形,采取加高边沟墙、砌筑花圃、整形造地等工程措施创造条件进行绿化,每隔一段种植杜鹃花、红叶石楠、栀子花等不同植物,既有效地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避免水土流失,又体现各段特色,形成景区旅游公路动感效应。三是对路肩外侧大块空地,坚持人工造景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建设特殊绿化点和公路小景点,展示公路文化,提高绿化品位,努力把景区主干线公路建设成为经济型、生态型、观赏型的绿色之路、和谐之路。如在省道s306线百丈峡路段修建带有古朴特色的石拱桥观景台,在s306线通往禾田居上段公路外侧空地上设置石桌、石凳,修砌花坛进行绿化美化,为过往行人和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憩场所,促使前来景区旅游观光的人们真正感受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妙胜景。
构建和谐公路,打造人本文化。随着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通行公路综合服务能力的需求也逐步提高。武陵源区公路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构建和谐公路的行业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以“消除隐患、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公路路网改造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据统计,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1185.9万元,对核心景区内的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新增设标识标牌448块,其中导览图、总览图、指路牌等交通组织类标识标牌168块。在实施公路安保工程中,该局采取增设紧急停车道、设置线型诱导标、减速标线、防撞墙、波形防护栏、设置各类防护设施,施划公路标线,增设公路标识,完善公路里程碑、百米桩、示警桩、警示标志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注重人文管理,打造爱路文化。该局在开展依法治路,维护路产路权工作中,注重人文管理,努力打造爱路文化。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公路电子显示屏、路政执法宣传车、上街宣传便民服务、宣挂宣传横幅、刷写公路边坡挡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公路法律法规和路政管理条例,提高社会群众的爱路护路、爱路护绿意识,共同维护好公路路产路权。二是积极与沿线村镇、学校、厂矿企业、路边店开展爱路护路、爱路护绿共建活动,签订爱路护路、爱路护绿责任状,明确双方职责。三是深入省道公路沿线中小学校,发放爱路护绿、爱路护路等宣传标语笔记本,提高中小学学生爱路护绿意识。四是积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以政府牵头发文、召开乡镇领导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共同做好公路绿化建设和集镇路段整治工作。五是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办事限时制和服务承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服务承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努力提高依法治路水平。
责任编辑:王玲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文绍喜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