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含悲,苍天落泪。
7月23日凌晨6时,细雨连绵,在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旁的协合乡杨家坪村,礼炮齐鸣,哀乐阵阵,上千名群众自发而来,在泥泞山路上排着长队,满怀沉痛,为村支书向国润送行。
作为复退军人,他一身正气,临危不惧,是老百姓的守护神
为老伙计、老搭档送行,中年汉子姚太平泣不成声。
姚太平和向国润同村,从小一块长大,又同年担任村干部,一直是搭档。他说,49岁的向国润出生在老支书家庭,1990年从部队复员后曾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1998年当选为村主任,2012年当选村支书,殉职前从未离开过杨家坪,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
“怎么也不敢相信,从此阴阳两隔。”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在姚太平心中,向国润作为一名复退军人,一身正气,敢作敢为。
1998年秋一天,群众举报村里有外来人贩卖假币得逞后逃跑了,刚当选村主任的向国润闻讯后,骑着摩托带着村支书姚太平沿路追赶,一直追到张家界市区,在警察帮助下,终将贩卖假币的不法分子抓获。
2002年一天,在村民张国兴家中,向国润识破以“发现金元宝需要缴纳勘探费行骗”的外地男子,并送到派出所。
2004年深秋,向国润为保护村民李长生不受伤害,腹部被不法歹徒砍了一刀,伤及脾脏,缝了十几针。
“向国润等村干部被称作老百姓的110。”姚太平说,村里成立了护村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杨家坪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第四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他一心为民,心系群众,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恩人啊,您是我们家的眼睛,怎么就这样匆匆走了!”
送葬队伍中,一对手牵手、拄着拐杖的母子痛哭不已。母亲姚昌谷80岁有眼疾,儿子张世清53岁双目失明,是村里典型残疾贫困户,向国润是这个家庭的常客。
向支书生前到张世清家,不是嘘寒问暖,就是送米送油。就在去世前一天,还来了解改厨改厕情况,没想到第二天凌晨听到的竟是遇害噩耗。“哪怕就是爬上山,也要送送他。”张世清哭着说。
“哪有困难,哪里就有他身影。”54岁的村民刘明洲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腿疾,向国润访贫问苦扶持他是常事,在他心里,向支书视全村老百姓为亲人,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60岁的村民姚文风多年卧病在床,向支书经常自己掏钱买补品看望她,经常主动给她家换液化气罐。向支书英年早逝的消息传出后,她在床上哭得死去活来。
“心里装着老百姓,百姓心里也记得他。”协合乡敬老院院长孙先进泪眼描述,201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协合水库路段,杨家坪村一名小伙子骑摩托车摔成重伤,手机拨通第一个求救电话就是向国润的,5分钟后,向支书开着面的车赶来,紧急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勤跑腿,多磨嘴,为民服务无怨悔;多干事,干实事,群众满意是大事”。这是百姓为向国润生前编的顺口溜,也是杨家坪村上千名群众拥护爱戴他的最好见证。
作为一名村支书,他一心为公,谋求发展,是老百姓的带头人
“村里失去好的带头人,我们失去了好朋友。”
送行队伍中,禾田居农庄作为村里引进的生态农业投资企业,所有员工自发而来。
“为乡村旅游开辟新的风景。”农庄负责人李明锴介绍,当初项目选择落户杨家坪,主要是向国润支书的服务热情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天的农庄,除了建成600亩生态农产品基地,还建成荷花池、葵花园、荷畔餐厅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
除了禾田居农庄,还有从事大闸蟹、龙虾等养殖外来养殖户,村民增加了收入,仅剩余劳动力安置就达到近100人,年增加收入100万元。
村部宣传栏里,一张“张家界土家族第一村”规划图格外醒目。村民李若涛哭着说:“壮志未酬,匆匆而去,太痛心了!”
李若涛介绍,向支书有一个梦想,依托张家界旅游,把杨家坪村打造成集土家族建筑、民俗文化、观光农业、休闲养生、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复合型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
为了这个项目,向国润几乎成了工作狂,殚精竭虑谋划,夜以继日奔走。7月17日,李若涛还和向支书一起到吉首定青砖、木雕、封火墙翘角等建筑材料。“土家村寨就要开工了,可他却就这样走了啊!”想起这些,李若涛就情不自禁地落泪。
英雄长眠青山,丰碑立在人心。
24岁村主任李军嚎啕大哭,长跪不起。他后悔出事那天与支书一起制止非法捕鱼,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班长,对不住父老乡亲。
李军回忆点点滴滴,在向国润带领下,村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投入380万元,交通、饮水、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明显完善;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调整产业结构,村民收入大幅增长,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本文刊发于2015年7月25日《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杜修庆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向国生 廖声田 邓道理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