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丽武陵源”征文大赛151号作品:武陵源三记

来源:武陵源区作家协会 作者:有令峻 编辑:redcloud 2013-10-30 22:58:20
—分享—

  登黄石寨

  十八年前的一个早饭后,《当代警察》副主编熊剑带我们去爬张家界的主要景点之一黄石寨。一进山,感觉与在山东爬泰山大不相同。泰山以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而著称于世,自然景观大不如张家界的奇山秀峰。石阶山路的两侧,那些陡峭的山不知怎么形成的,大都平地兀起,直插云端,高者达数百米,几乎直上直下,不要说行人爬不上去,就是山羊猿猴也难攀援。

  熊剑说,这山上过去是土匪盘踞的。张家界里的许多山上都住过土匪,就像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中的情景。一位作家就跟几位女同胞开玩笑:“你们小心点儿,别让“钻山豹”给抢了去当押寨夫人!”山路蜿蜒如绳,空气湿润清新。路两旁多是修长的翠竹与墨绿色的杉树,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来的树。兰州军区作家李斌魁发现了一个现象,问当地土家族的一名小伙子导游:“既然此地称做国家森林公园,并说是原始森林,怎么不见很大很粗的古树,只有些看上去二三十年树龄的树呢?”导游说:“解放初期,这儿的树木保护得不好。1958年大炼钢铁时,高炉烧火引起了山林大火。那时交通不便,城里的消防车无法进来灭火,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烧了好多天,许多山上的古树被烧咸一片焦炭。这些树都是后来补栽的。”

  导游每到一处景点,都指点说这叫罗汉迎宾,那叫雾海金龟,这叫独龙戏珠,那叫海螺出水。我看了,却觉得都不怎么像。只有一柱拔地而起独立于群峰环抱的峡谷中的山峰被称做南天柱或定海神针较恰当。我离开了导游,独自去欣赏品味。奇山异峰在每个人的眼中心中的感觉不会是相同的。它们到底像什么还是让每个人去琢磨。作为一个喜爱大自然的人,能够领略到它的险、奇、秀、美,就很满足了。

  山路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绕了多少个峰。最后攀上了黄石寨的山顶。向导介绍说,这寨过去是土匪的指挥部,到了建国前,山上仍有土匪。国民党部队打了几次,因土匪的山寨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久攻不下。解放后,山下百姓都进入了社会主义,山上土匪仍有几十人固守寨子。他们不敢下山抢掠,就在山上种粮种菜,自食其力。解放军围剿了多次,只扫掉了外围的一些小匪,却难以攻下主寨,就与当地民兵和群众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如此围了一年,群众发现土匪有夜里下山偷抢粮食的,分析山上粮食不够,于是动员土匪的亲属上山喊话,瓦解他们下山投降,人民政府宽大处理。终于有一天,匪首率领残匪举起双手下了山。

  在山顶一座小楼里,我们听两个土家族姑娘唱山歌,歌词写在墙上,可由客人点歌。山歌有《孟姜女哭长城》、《妹子》、《野花香》,还有《私情》、《吃醋》等。中午,我们在山顶东侧一个饭店里吃饭,向导说:“这个吃饭的地方就是当年土匪头子的大营。我们今天也享一享做山大王的滋味儿。”一位作家又跟几位女同胞开玩笑:今天没碰上“钻山豹”,你们这押寨夫人当不成了!大家都笑起来。

  下寨时我们走后山小路,正迎着十几位乡民用竹篓背着一袋袋的鹅卵石上山,其中有十六七岁的小伙子,50多岁的农夫,也有30多岁的村妇。他们个子都不高,不胖,黝黑的脸上流着一道道汗水。我问这一袋鹅卵石有多重,一个小伙子说100多斤。又问一天背几趟,说背六七趟,体力好的能背8趟。背到山顶上修建空中索道。每筐3.5元钱。我们往下走了挺长一段路,才见到装鹅卵石的场地,暗想这山里的土家族农人实在是太能吃苦了。

  场地上有两伙人在将大蟒蛇挂在脖子上照相。这种善良老实的动物却是很令我头皮发乍的。一个小伙子刚挂上大蟒蛇就吓得尖声大叫。蟒蛇的主人忙给他取了下来。

  下了山,我们又去了另一条旅游路线——金鞭溪。溪两侧全是耸人云霄的山峰。沿着大峡谷之中清清的溪水旁的小路,一直往林子深处去,则是另一种情趣。

  滑 杆

  第一次见到了滑杆。以前只是在电影中见到过。滑杆是两根长长的竹杆中间绑了一把椅子。椅子偏偏是用米黄色的塑料袋子缠扎的,如果椅子也是竹子做的,就更具古朴的风土民情了。过去滑杆上的椅子肯定是竹子的。旧社会那些名声显赫的达官贵人,娇态百媚的太太姨太太小姐,一身酸气的少爷公子哥儿,腰挂土枪匣枪的“钻山豹”土匪头子,肯定是坐这种滑杆上山下山的。抬滑杆需两个人,前边一个,后边一个。抬上一个客人到半山腰,已是汗流浃背。如抬个瘦的还轻松些,要是抬上个大胖子可就遭罪了。旅客中有几位老爷子老太太和穿高跟鞋的少妇就坐了滑杆从我们身边上山去,还有两个姑娘坐坐滑杆好像是图个新鲜。

  我们一行20多人,其中有几位女同胞,有50多岁的老作家,还有一位腿部残疾拄着拐杖的上海作家陈村,却无一人坐滑杆。有两个土家族青年抬一架滑杆老跟在陈村身旁,多次动员他坐,文友们也劝他坐。可他坚持不坐,走一段路休息一会儿,硬是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了黄石寨顶。一个部队作家悄悄对我说:“我老觉得坐滑杆就像地主老财剥削穷人似的,很不怎么舒服。”我也有同感。

  钻黄龙洞

  乘车去武陵源的索溪峪,那里有一个地下岩洞。我原来以为那洞也不过像山东的几个地下溶洞大小,不料一钻进去却大大地惊讶了。那洞如一个庞大的龙宫,似把一座山掏空了一般。步行一二华里,到了一个最开阔的地方,那空间比北京人民大会堂还要高还要宽,容纳几千人上万人不成问题。如打起世界大战来,这洞里藏上几万兵将是绝对不怕轰炸的。又走了一段路,乘上电瓶船沿水路驶出三四里到了一处景观,几十米高的洞顶上泻下来一线泉水,如从天河里漏下来的一般。当地人在卖那水,说是无菌天然矿泉水,喝了之后百病皆治长命百岁。不少人买那水喝,但我恐肠胃受不了,没敢喝。

  洞深处经过了修葺,建起了九曲十八弯的小路,路盘旋而上,又盘旋而下。站在最高处的一座桥上向下看,洞府千奇百怪,地下长出来的石笋组成了挺拔茂盛的石林,趴在那儿的石虎石豹石狮石狗石象石熊似要引颈长啸一跃而起。不知道当年大地母亲怎的从梦中一觉醒来,把这一座山当做了面团,做了个这么大的窝窝头。

  在洞里我们足足转了两个小时才又重见天日。导游宋小姐说,这洞现只开发了一部分,据勘测还能开发几十里。专家们说,这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岩洞。

  中午我们在一个叫洞天的饭店吃饭。39岁的店老板毛善炬竟是1983年发现黄龙洞的探险领头人。我们吃着饭听他介绍,这洞原先在当地就颇具神秘色彩,传说里面有巨兽巨蟒,农人只进去过二三十米,再没敢深入。这年的正月初一,毛善炬与本村的两名乡亲带了手电筒火把冒险进洞,爬上爬下,转来转去,转了6个多小时,摸出去几百米,才知里边大得很。正月初六,毛善炬又约了本村6人,带上干粮、咸菜、手电筒、火把,再次进洞探险,途中曾遇见一只像狗那么大的老鼠。巨鼠双眼如一对绿莹莹的灯泡,阴森森的挺吓人。那鼠从未见过人,双方对峙了一阵子,它终于在火把、电筒的照射下溜走了,打那到黄龙洞开发再也没有露面。探险者在洞中还发现了几斤重的珍稀动物娃娃鱼及小蛇。当他们转了十几个小时,发现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才知是迷了路。一个14岁的男孩吓得哭了起来。毛善炬鼓励大家齐心协力,火把手电节约着用,干粮节约着吃,又寻找了十几个小时,才找到洞口。这时已过了一天一夜。乡亲们都担心他们回不来了。

  当毛善炬他们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这一重大发现时,有的负责人并不相信。毛善炬再三陈述洞中所见,负责人才半信半疑,组织了专业人员进洞探测,这才大叫不得了不得了啦!由此,黄龙洞名震全国,并吸引得海外游客纷至沓来。

  毛善炬拿来一摞《风景明珠索溪峪》,赠送给每个作家。我们请他签字留念。我在旁为这位勇敢的探险者拍了一张光辉形象。

       本文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人。

来源:武陵源区作家协会

作者:有令峻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