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我正式收你们为我的弟子,学习土家围鼓技艺,希望你们能将这门技艺继承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围鼓,学习围鼓。”10月16日晚自习后,天子山镇的民间围鼓老艺人李发成对围在身边的15位学生这样说道。随后,老人手把手的为学生授艺,学生们兴致盎然操练起“围鼓家业”。
天子山中心学校近年来致力于传承土家文化,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体现在 “学民歌”、“跳民舞”、“学民乐”、“穿民装”。李发成老人自幼跟随师父学习围鼓,至今已有50多年的时间,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围鼓艺人。当学校提出聘请他为学生传授围鼓技艺时,老人显得非常激动“这样好啊!这样好啊!围鼓技艺后继有人了!”学校精心挑选了15位学生,分成3班,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计划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这门技艺。同时还将聘请唢呐艺人进校园为学生授艺。
相关链接:
围鼓最初形成于土家族先民长年狩猎、伐木、垦植等系列劳动。他们根据自己对声响的喜爱。萌发了一些上口成句、韵律感强的“音响词”。把这些“音响词”用称之为“家业”的生产工具敲打,称之“打家业”,这便是最初的围鼓雏形。
围鼓由一支鼓、两副钹、一大锣、一勾锣等五件响器,五人操作演奏而成,以其灵活巧妙的鼓点,两夹钹穿插拗打,大锣应节转换,勾锣巧妙点缀,疏密张驰的“钹花”,以及穿插点缀的勾锣音,抑扬顿挫的土锣韵组合成独具一格的交响。因演奏时根据鼓面上发出的“鼓眼”指挥演奏乐牌,演奏者自始至终以鼓为中心进行演奏,故而称之为“围鼓”。曲牌主要有:《千年岁》、《八哥洗澡》、《鱼戏水》、《美柳景》、《月儿圆》《牛擦痒》、《牛摆尾》、《河鹰展翅》、《风闹大》。
责任编辑:杜修庆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屈泽清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