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3月25日讯(通讯员 吴勇兵)3月25日,笔者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相关部门了解到,2011年,武陵源区各联村领导和联村后盾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环境、基础工作为重点,坚持整村推进,全面落实和完成了2011年度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任务,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被广大群众称为“永不走的工作组”。
领导率先办点示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密切干群关系。在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中,武陵源区各联村领导以建设扶贫贴近农村实际为根本点,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区委副书记、区长田华玉挂点协合乡杨家坪村期间,多次深入村居现场办公,督查建设扶贫工作,并以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工作成效大,群众反映良好。
变“输血” 为 “造血”,增加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全区各联村工作组始终把握基层组织建设核心,严格按照农村基层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整顿、充实、培养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如,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委统战部驻索溪峪土家族乡田富村工作组组织全体党员到井冈山、南昌等革命老区观摩学习,重温入党誓词,让每一位党员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并建立了全区首个村级教育基金会。区交通局、区公路局、区电力局驻中湖乡车家山村工作组在该村建立了外出返乡的初中、高中、大学生人才库,重点选择高学历、有特长、懂经济、会经营的人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党员纳新对象。
真抓实干,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生产生活条件。各后盾单位在联村建扶中,立足长远,注重实效,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区委办、区国土资源分局驻中湖乡石家峪村工作组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先后筹措近32万元为该村新修公路2.5公里;投入75万元整修并硬化公路1.7公里;投入12.6万元新修水渠1.25千米;投入16万元整修山塘2口;投入10万元解决了3个组的人畜饮水问题等。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增产增收有“甜头”。全区各工作组结合建扶村实际,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好文章,把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同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区政府办、区发展和改革局等单位驻协合乡杨家坪村工作组围绕旅游市场找准切入点,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养业,新发展河蚌、龙虾水产养殖大户2户,新发展以栽植桂花树为主的花卉苗木种植户15户,新发展麻花鸡养殖大户4户。区扶贫办、区物价局、区工会驻协合乡龙尾巴居委会工作组投入110万元,新建三层近800平方米具有土家特色的村部,并利用老村部资源,发展村苗木场、竹器加工厂,发展林场休闲农家乐,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近10万元。
致力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新农村。各工作组还把基础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开展改厨、改厕、改栏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区政协办、区财政局驻索溪峪乡双星村工作组以农村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投资95万元,完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程70户,门前花园绿化总面积达1750平方米;全村户户配备垃圾桶,新建固定垃圾池20个,购买垃圾清运车一辆;美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区人大办、区地税局驻协合乡土地峪村工作组狠抓清洁工程,安装太阳能13个,在公路沿线和村民聚居区新建垃圾池10口,定期对垃圾进行清理,对村组公路实行全日保洁,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面貌。
同时,各工作组还坚持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结对扶贫和“五送下乡”活动,丰富建扶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区水务局、区国税局等单位驻天子山镇向家台村工作组开展“五送下乡”活动5次,扶贫建房15栋,选送20人参加扶贫技能培训,把84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对象,安排8名五保老人入住镇敬老院。
责任编辑:邓道理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吴勇兵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