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2月17日讯(记者 彭磊)2月17日,记者从武陵源区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会上获悉,武陵源区将举全区之力,合力攻坚,集中优势力量,采取超常规手段,精准瞄准对象,把握时间节点,实施脱贫摘帽“十项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16年全区脱贫摘帽的目标。
发展特色产业确保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度提升。强力推进“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发展,采用委托扶贫方式,投入大量扶贫资金建成天子山片区辣椒产业基地、中湖乡鱼泉贡米生产基地、协合乡菜葛生产基地和索溪峪片区西兰卡普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村贫困人口受益;强力推进村级产业发展,依托各村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结合区域产业特色,采用委托扶贫、股份合作的方式与本村贫困人口利益对接,帮助贫困村建成一个种养殖、农村客栈、乡村停车场等资产收益性扶贫项目;强力推进贫困家庭产业发展,对有家庭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驻村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必须逐户落实一个增收项目,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强力推进贫困农户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帮助每个贫困户村成立一家农民合作组织,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80%纳入合作组织,开展组织化生产,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增加农业收入。
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安居乐业。对易地搬迁和D级危房改造贫困户进行清查核底。根据清查摸底情况,对于D级危房贫困户,按照每户1-4万元标准进行补助,全面完成全区D级危房贫困户的改造和居住安置工作。对于易地搬迁贫困户,按照人均25平方米规模,每平方米800元的标准实行补助,或选择条件成熟的3-5个村集中建设100套阳光房,进行易地搬迁,实行应搬尽搬,全面完成易地整体搬迁任务。
开展教育培训确保贫困户素质提高。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免除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全区贫困大学生、贫困职高生、贫困高中生、贫困初中生和贫困小学生进行寄宿生活补助,加大对贫困生的贷款支持,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提供医疗保险和救助确保贫困对象病有所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50%。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治范围。区慈善总会的年救助总支出(定向捐献除外)8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全区贫困人口健康卡,对全区患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和残疾的贫困人口实行系统化管理。全面完成全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确保每村配备一名全科医生,让贫困户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做好劳务输出确保贫困对象充分就业。狠抓“雨露计划”,对贫困户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未继续入学的“两后生”,开展至少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率达100%,对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的每人进行资金补助,每季度举办一期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班,提升贫困户就业能力;实行“就业援助”,实施就业精准“3+1”帮扶工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和就业帮扶,切实解决贫困对象的就业难问题。
落实政策保障兜底确保贫困户生活有保障。对全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兜底对象家庭,进行进一步核实核准,将其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兜底对象的补助标准,提升供养水平。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统一,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及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和个人提供临时救助。引导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部代缴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推进生态保护促进贫困对象生态受益。全区沿路、沿溪、村庄生态绿化项目和资金在安排上向贫困村倾斜,最大限度提高贫困人口生态工程的参与度与受益水平。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森林生态补偿和天然林保护资金用于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从事生态保护工作。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定向提高贫困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力争组织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与扶贫工作的联动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年收入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贫困区域功能完善。增加扶贫攻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实施“窄路加宽”工程,提高村路、旅游路、产业路通达标准,确保贫困村能通路通车;实施水利扶贫工程,建设应急水源点和水窖,推进“五小”水利建设,解决贫困户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难题;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升贫困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集中建设垃圾中转站点,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改善贫困村居住卫生环境;实施网络延伸工程,消除农村宽带网络空白村。
壮大集体经济确保贫困村造血功能。依托乡村旅游产业,“一乡一业”产业、城镇旅游集镇,采取专项资金、驻村单位投入、金融扶贫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大贫困村投入,建立实体项目,确保村集体获得稳定、长期性收入。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贫困村中集体经济薄弱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产业政策、扶贫政策、土地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加大村级组织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乡村旅游盘活闲置资产,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激活乡村旅游确保贫困农村转型。充分利用省整区推进旅游扶贫示范区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贫政策,筹措乡村旅游交通、游客中心、标示标牌、公共停车场等方面资金,建设4个旅游特色名镇、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乡村旅游企业、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居、15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旅游扶贫,建设美丽乡村,促进扶贫与旅游有效对接,使贫困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彭磊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