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从根子上狠刹“四风”顽疾,武陵源区集中力量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特别是对多年积弊进行“大清理”,取得明显成效。
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出台《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的通知》,从会议审批、会议数量、执行无会周制度、减少配会现象、减少会议时间和节约会议成本六个方面来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较上年同期精简会议50%。整顿会风会纪,对开会迟到、无故缺席会议的4个人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严格控制各类简报,除区委、区政府编制《武陵源工作》和《武陵源信息》之外,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不再办简报。精简文件20%以上。全面清理区本级和区直部门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对全区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及活动实行总量控制,2014年全区现有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数量)12个,比2013年减少了10个。
整治作风不实、纪律不严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69个单位的上班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下发督查通报5期,发现工作纪律不严或作风不实单位12个,对存在作风问题的12个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12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整治“庸懒散”等违纪行为。严厉整治上班迟到、早退、擅离岗位和有事外出不请假,以及市委市政府“六个一律免职”规定的落实情况,对16个单位进行了抽查,下发督查通报1期。清理“吃空饷”、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人员等问题。已清理“吃空饷”人数4人、在编不在岗人数12人、编外大量聘用人员人数242人。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对全区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9项,调整行政审批项目9项(其中下放管理层次7项,合并2项),补录行政审批项目2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项。
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开通了5910廉政账户,通过廉政短信提醒、专项检查,加强廉政账户管理运行,目前账户共交存10500元。针对公款吃喝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厉行节约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补充意见》,从 2013年开始我区就实行了“三费”限额管理,2013年全区“三费”支出比2012年下降21%,公款吃喝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严肃整治乱赈酒之风。2013年,对1名党员违规赈酒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上半年共有12名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向区纪委进行报告登记,并作出承诺遵守各项规定,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赈酒的问题。
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等问题。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规范公车节假日定点停放,上半年全区共备案新购或换购公务车1台,按程序公开拍卖公务车2台。下发了《公务用车节假日定点停放申请登记表》,全区共80个单位269台公务车辆一律实行节假日定点封存。截止6月底,对公车节假日定点停放和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3次,整体情况良好。节假日因公务需外出的车辆,都填报了《武陵源区公务用车节假日使用情况备案表》,截止7月15日,共有55家单位 109车次向区作风办进行了节假日使用情况备案登记,有效制止了公车违规停放或公车私用的行为。开展了全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全区81家单位,现有办公用房总面积17540.12㎡,超标总面积1564.12㎡,已整改面积1564.12㎡,整改比例达100%。全面清理和规范领导干部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各类协会兼职的行为,已清理规范处级干部兼职人数11人。
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的问题。严格规范预算和支出和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下发了《进一步规范2014年度“三费”管理的通知》,对全区110个单位的“三费”实行限额控制,其控制指标在2013年基础上实行大幅下降,其中公务接待费预算在2013年限额的基础上下降25%,公车运行费预算在2013年限额的基础上下降10%。年初,组织开展了“三费”支出情况监督检查,督促2013年“三费”超支的40个单位限时整改,其中1个单位的3名负责人被区委和区纪委主要领导约谈,3个单位按规定扣减2014年工作经费各6万元。
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下发了《坚决纠正全区发展教育事业中损坏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关于开展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纠正发展教育事业中损害群众利益和纠正损害涉农利益行为。制度出台了《武陵源区村(居)财务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展各项涉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5月份,由区纪委牵头,组织对全区5个乡镇(街道)机关、36个站室所和39个村(居)财务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工程项目、村(居)务公开、涉农资金发放等情况,全面了解了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全区共建立村(居)固定财务公开栏85处,财务公开面达100%;投入32万元建立了“三资”网络监管平台,5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区乡联网,100%的村(居)利用电算化生成财务公开资料,增强了村(居)财务的公开度、透明度和诚信度,减少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度。
责任编辑:李平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屈泽清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