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10月9日讯(通讯员 邓德华)武陵源区索溪峪土家族乡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健全“三级管理,四级防范”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据最新不完全统计,该乡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7%以上。
健全监管体系,织牢一张“防护网”。
今年初,索溪峪土家族乡确立了“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求和谐”的工作思路,将综治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并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重新调整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法治工作站领导小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加强对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党政一把手包面、其它班子包村、村“两委”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四级”防范监管责任体系。为明确目标和落实责任,镇党委与各村、站所及驻索各区(垂)直单位、各企业单位签订了责任书,以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 同时,索溪峪土家族乡还组建了一支专职治安巡逻队,负责城区片5个居委会治安巡逻,6个山区村也相应地成立了由组长担任的义务巡逻队伍,并做好重要时段的宣传,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创新社会管理,疏通一道“信访渠”。
农村法治工作站建立后,索溪峪土家族乡以此为平台,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印制并发放了1000多张干群联系卡和100多本“民情日记”,增加了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和“面对面”解难的机会。党员干部下村1125次,解决各类问题达到336个,化解矛盾纠纷82个,其中有80户还签订了息访协议书,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此举措增强了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意识,提升了为民排忧解难水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好评;信访工作渠道进一步拓宽,实现了由“变上访为下访”、“变治标为治本”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搞好排查防范,打造一片“和谐地”。
坚持做到“三抓”:即抓好对重点人员的排查,把老上访户作为重点,密切掌握其动态;抓好对重点村(居)的排查,特别是对有重点工程建设和控违拆违任务的文丰、岩门等村(居)做到重点关注;抓好对特别防护期的排查,在重要接待、中央省市“两会”及重大活动期间,索溪峪土家族乡将责任层层分解,搞好对有关人员的稳控工作,确保不出纰漏。充分发挥村级第一道防线作用,当村里出现上访对象时,先由村干部出面协调解决,解决不了的由联村班子与法治工作站人员共同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激化,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邓道理
作者:邓德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