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真情善举显美德

作者:熊文渊 毛新晚 编辑:redcloud 2011-05-17 15:24:07
—分享—

副标题:——记武陵源区索溪峪镇老党员邓耀华的事迹

    在风景如画的武陵源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党员,他热心支持公益事业,扶危济困、乐善好施,20多年来,共捐款20多万元,仅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他为灾区人民捐款51500元,成为张家界市个人捐款最多第一人,其事迹在《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创业导报》《张家界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他就是索溪峪镇老党员邓耀华。

    帮扶青年

     曾经有人问邓耀华这样做是为什么?他说:“我办建材厂不是为了赚很多的钱,想得更多的是让家乡的那些年轻人能就业走正道,发家致富!”

    1985年,邓耀华在索溪镇创办了岩门建材厂,生产水泥砖、楼梯踏步、预制板等建筑材料,建材厂规模小,只招了上十名民工,年纯收入也就是三万元左右。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建材厂,20多年来,邓耀华硬是倾心倾力创造出让近百名青年就业,发家致富的奇迹。

    家住岩门坡的毛至谷,父母去世早,是一位靠穿“百家衣”长大的孤儿。在他成年之后,邓耀华招他来建材厂做工。毛至谷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扎实肯干,吃得起苦,邓耀华当然也就让他多劳多得,在小厂干事三年,他就积累了7万多元钱,邓耀华为他出主意,跑住建手续,送去优惠建材,帮毛至谷修起了楼房,还帮他把儿子送上了大学。

     2003年至今,邓耀华将自己的建材厂办成“帮教基地”。把在武陵源区劳教所接受教育改造的20多名失足青年接到这里,让他们一边参加劳动,一边接受教育改造,悔过自新。后来,邓耀华还花钱聘请技术员,对他们进行一些实用技术培训,让这些曾一度失足的年轻人掌握一项专业技术后,择业走上正道。这些失足青年亲切的称他为“邓大伯”。

      捐资助学

     在武陵源,老百姓称邓耀华是“大善人”,他捐资助学,慷慨解囊的善举也被传为佳话。

     2008年,邓耀华发现全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地少,有的乡镇还没有建起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样,双休日和寒暑假,中小学生都没有活动场所,于是他来到武陵源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向领导提出建议要多方筹集资金,为全区青少年解决好活动场地基础设施问题,又当场拿出15000元,交给了办公室负责人,并叮嘱一定要把这笔钱用在全区青少年的健康和教育上。

     2010年,武陵源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了解到武陵源区一中3名正在读高一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危险。当区关工委主任卓乐知把这个情况告诉邓耀华以后,邓耀华考虑到,如果这3位孩子辍学,就会断送他们的美好前程,于他们本人、家庭、国家都不利,于是他又给这3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据武陵源区妇联、团区委不完全统计,邓耀华从1985年他创办建材厂以来,共向社会捐款300多次,捐建材100多次,总金额达到20多万元,他依托自己的建材厂共帮助60多个问题青年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有39名小学生接受过他的捐助,其中有12名学生资助到大学毕业。

    然而,也有些人对他捐资助学、乐善好施的义举不理解,认为他把辛辛苦苦和省吃俭用的钱无偿捐献给那些非亲非故的人,划不来,傻!对于家人的不理智,外界的冷嘲热讽,邓耀华都没放在心上;他说:“我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女,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来延续我的希望和梦想,他们长大后能为民解难,为国分忧,这是我一名老党员无悔的责任和追求!”

责任编辑:邓道理

作者:熊文渊 毛新晚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